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古玉 学习和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6 15:14
标题: 古玉 学习和探讨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1615131478489.jpg[/upload]
绝对极品




神州收藏网:http://www.yourcollect.net/alljiaoyi.asp?bcid=89
49899790神州网-玉器群
个人主页: http://www.yourcollect.net/userinfo.asp?blogid=14221
色影无忌: http://forum.xitek.com/printthread.php?threadid=515703
angyyyi@126.com">liangyyyi@126.com
白玉:http://www.yourcollect.net/usercangpin.asp?flag=0&page=4&id=1475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17 8:27:03编辑过]
作者: 老玩主 时间: 2008-4-17 12:19
标题: [灌水][转帖]
牛牛玩家 您好 :我是台湾人看了您的藏品 ,感觉您的东西还不错,任南先生专栏里有和您一样藏品,不知您和他的 关系如何,如您的藏品真,我愿出 一万美金来选您两件东西,不知您意下如何?请回复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7 13:38
盘玉的方法
盘玉就是用手经常去搓摸玉,久而久之古玉就会变得很美。基本的方法是:
其一:用水先煮一下。生坑器要清洗干净后[可以加一点洗洁净清洗],用清水煮30分钟后再盘。[要自然冷却到室温]100度的沸水对玉性没有影响,可以将古玉的土水气提出一些,但对带有铜沁的不可煮.(注意:这是转来的文章,但我不同意煮玉,也请您三思而为。) 其二:常搓。盘有急盘慢盘意盘之别. 一件生坑器需20-70年才可能盘出,因而不能性急.想快点盘出,每天可间歇的搓上1-3小时,小件的可常佩戴.以夏天三伏盘的效果最好。刚开始盘每天盘总时间一小时,每次5 分钟左右盘时间长你的手指头受不了.以后每天加点时间即可] 其三:忌油。玉是忌任何油脂和化学品的。盘的时候手务必要干净,也不要放在脸或头上搓,当然贴身佩戴是可以的. 其四:盘一段时间可用沁斑出现,这是正常的也是真古玉的现象,假的则不会。 盘玉还有提灰法,有用麦麸之类的甚至加机器搅.不大值得提倡,在纯棉的布上做些搓磨还是可以. 一般在盘的初期数月中效果相当显著,其后会变的缓慢,当古玉不泛出土气并不再转色,变的十分润泽美妙,质地如同蜜蜡,通身宝石光时,可为盘出。总之,一件能愈玩愈美的古玉器,就肯定是真的. 关于宝石光,这是玉石在被人加工成器物后再埋上千年后产生的奇特现象:原本并不折射出闪光的玉,再被人盘玩后不但滋润美妙,沁色转变,通身还有部分会折射出宝光,使古玉如宝石状,美不可言,而且以古和田玉为最。一般宝石光是通过盘玩才逐步出来的,一件生坑器在开始盘玩后就会出现数点反射的闪光,盘的时间越长闪光就会越多.有称这种光为"蒼蝇翅",形容这种光给人的视觉感受,因为很多时这种光非常柔和,有如极薄的丝绒般美妙,而也有的如钻石光而不刺眼.通常反射的为白色光,也会有红、黄等色,甚至有罕见的绿光和金光.有的玉器上会集合几种光,如所谓的"五色玉",盘玩后便可能这样,极具观赏性.难怪旧时有“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之说. 如此将一件古和田玉器盘玩品赏,也更加明白: 钻翡翠石只可悦目,而美玉可悦心-的说法绝非是虚言了。 古玉器可盘出宝石光的现象为明清代的玉器所罕有,这表明与玉器入土的时间长短有关,而一块未曾与人体一起如过土的玉料也是玩不出宝石光的。可见宝石光和沁色转色现象是天然质地的玉料,加工后又长期入土再出世经人盘玩时产生出的特有现象,其本质大概是天地精华与人类之间的一种交流和互动的产物或叫化学反应,极特殊也极为有趣。这种有趣不但是我们盘玩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为辨别古玉真假的万无一失的最后的手段。 将这种光称为"宝石光"是比较恰当的.需要分辩清楚的是"玻璃光"与"宝石光"这两种词的区别,有人将玉器表面看上去如同镜面般光亮(尤其是战国-汉代玉器)称做带"玻璃光",而有的将打磨的很光滑的清代玉也这样叫,这当然不错,如在近距离观察玻璃的表面和碎片时,直观感觉就是这般.但玻璃的反射光不会有如钻石或苍蝇翅的感受.这就需要明确:不要将玻璃光与宝石光混同.和田玉器上玻璃光中闪着宝石光时,才见其真美. 假仿的古玉,由于材料是新的,又往往用高温和强腐蚀手段,玉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通过盘玩变的更美,也更不可能变得如同宝石状。假玉如盘了,看上去会显得油腻和脏,似隔夜的油炸桧,可能还带来霉运损坏健康。真古玉无论怎样受沁或土蚀砂咬,或经常把玩,都是很干净的。 有的石头开出来就有光,如一些花岗石类.而年代一长久,非但是古玉,即便加工过的一些石头也会有光,大概是常沾人气的缘故,如孔庙里的清代石鼓和故宫走廊的汉白玉护栏.但这些器物上的光与古和田玉上出现的美妙宝石光,难以相提并论。有个别石英岩类的假品,本身带有些闪光,不是盘出来的,光色硬而刺眼,分布较匀。 照片上的这件玉斧,盘玩好长时间,原来是沁色是黑色,现在变成黑红色,而且布满宝石光.像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开演时的辉[徽]标. 盘玩时还有的情形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 1,玉质越坚硬越不易盘出,水晶玛瑙最难盘出宝石光,翡翠则例外。但只要是真古玉就一定可以被盘出来。 2,鸡骨白/雪花白较易盘并会转成黄色和红色或黑灰色,史前带皮壳的和良渚类的易盘。 3,和田玉带强玻璃光泽的难盘出宝石光。 4,盘时有搓出泥的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会长期出现。 5,即便长期盘玩后玉器出灰现象会持很久。 6,和田玉是相当坚硬的,有锋利感的汉代古玉长期盘玩也会依然锋利。 7,用棕毛或任何物料的刷子刷玉都不能称为盘,不能替代手的把玩。人与玉接触才能信息交流 玩古玉,玉器会回报你的,相信古玉器的确是有灵性的.从盘玩玉器找到感觉!!!! |
|

|
红山文化玉器的材质
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是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真伪的首要问题,以往的鉴赏者似不太注意。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有三类: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它拉采集的红山文化玉龙,其玉料与通常认为后来才出现的新疆玛纳斯碧玉相似,若排除玛纳斯所产的话,推测其产地很可能在东北或内蒙古、或靠近这一文化区域的蒙古国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某地,但似乎不产于红山文化区域内。这种玉料之确切产地尚在调查之中,至今仍无定论。也就是说,用这种玉料制成的红山文化玉器,其可信度是肯定的,因为其独特玉料的产地还未找到。
还有一种玉料硬度接近6度,以透闪石为主体,文物界和地质界俗称为“老岫玉”,产于今辽宁省的宽甸县,今又称宽甸玉。
第三种玉料的硬度较低,在5度左右,以蛇纹石为主体,产于今辽宁省岫岩县,今多称其为岫岩玉。
值得指出的是,后两种玉料因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玉料,产地亦在红山文化区域内,取材方便且价格不贵,故今伪仿者多用它制作假红山文化玉器。
----仔细观察国藏西周壁双阴挤阳,大坡刀(古时打磨抛光相对盲区)玉工上自然态变质收缩凹斑分布规律。
人们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时,发现电荷运动,随着运动频率上升,电荷集中在导体表面,这就是集肤效应原理,也称趋肤效应原理。
这是当人们脱离了蒙昧,认识到光的物质性原理,电也是物质,而物质运动常以最短时间,最短路程,最易通过的路径-----自然规律。
用现代审美观和现代习惯的工艺流程观可以划分为粗,中,细,精),但是工不是古人的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看见的是形!是古人,天,地,风,火(温度),时,料,坑,水共铸之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21:07:50编辑过]
作者: 老玩主 时间: 2008-4-17 14:47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171440494842.jpg[/upload]
我在福建做生意,六月来京,上图是黄杨木雕器件,想用这个来和你交换,也可用现金,您要同意我们面谈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7 19:57
标题: 老玩主
<h3>老玩主你好:有缘可以来相会.</h3>[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1719545472175.jpg[/upload]<br/><br/>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7 20:20
标题: 老玩主
上:物质运动最易改变部分,质变首先在薄弱部发生,符合物质运动常以最短时间,最短路程,最易通过的路径-----自然规律。举个例子;当您静静观察老砖墙,和新砖墙。就会发现前者年头越久,边棱越浑园,后者年头越短边棱越锐直。结合实践研讨,远古玉阴刻槽或孔内工上,用打磨,抛光,使用摸摩的基本盲区,高古玉阴刻槽或孔内工上,也许比远古玉稍先进,用解玉沙模数最微细(琢碾粉未)慢速打磨,或者其它物质添加,用兽皮抛光,形成有机角膜,至当时玉器极为美润凝脂,但同样阴刻槽或孔内工上是相对打磨,抛光,使用摸摩的基本盲区,这就是上。(
自然态:切入实质非自然态对极是自然态。加深研讨深度先研讨非自然态。一切非客观,真实历史原迹,原物,原痕,原特征,而采取摸仿,用物理化学手段仿制天然,历史,自然变化迹痕,物质随天,地,坑,时,水,火,坑,料自体变异特征。这是非自然态(包括后仿)反之显而易见自然态。
而物质运动常以最短时间,最短路程,最易通过的路径-----自然规律。这就是任南老师工上自然态,物质自然运动,晶格异变,玉质熟自然规律。先立标,再逐论证。
什么是物质运动最短时间?是物质运动在最易产生物质运动结果----玉质熟变所产生一切显著自然态痕迹结果在相同时间,在工痕处表现尤凸显突出。
这段诠译有些绕口,反复多思考,我相信会共识。
质变,熟变,凝变晶等归属自然态岁痕范畴,可划分为浅质变,中质变,深质变和全质变,前不久任南老师教学贴,研讨玉变特征,讨论了(玉冻特征),这是归属深质变和全质变特征。质变实质是玉器在当时使玩,自身器形,自身质材,置位,天,地,火,风,水,坑况,时间域物质内部运动,晶格重组,物质运迁,所形成的自然状态现象,异常美仑美奂,(宋明老古玩家称脱胎)。从现代严谨鉴定标准中,关注焦点先审工上自然态质变,无疑符合自然规律,费马原理--衍生趋肤效应原理---而无独有偶的古玉鉴定标准任南老师奠定之系统理论中之一款识,工上自然态质变。即物质运动沿最易通过和最短途径原理。什么是物质运动沿最易通过和最短途径原理?是物质运动在最易产生物质运动结果----玉质熟变所产生一切显著自然态痕迹结果在质变薄弱区部,在工痕处棱边,原始工具工痕,解玉沙痕质变粥凝,缩凹,表现尤凸显突出。同时也必须关注,工处往往亦是出浆和沁蚀,薄弱区部而槽底往往被凝浆覆盖,这就要求观察入微。
必须在研讨工上自然态质变同时,要关注史前玉器刮,磨,开片等特征,无论有序状或无序状,无论线状或带状,甚至丝状解玉沙工,有些被浆或灰皮覆盖,皆具备因侵蚀风化成钝阔质变态。有些甚至凹坍,有些很明显,有些比较明显,有些较隐含,细心观察分析。还有自然态沁裂工(沁蚀工),玩家称沁破工现象--------
有不少玩家和眼家,在一堆仿品中,一眼可去伪存真,辨识真品,一上手有八,九分把握。这是多年练出来的宝贵经验。这种人很少,藏界有句话,不吃药成不了行家,不交学费学不到真知。但收藏有个现象,这个现象话分两头说,其一确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感觉。其二是保守,高招不轻示人,当交流很深入,会聊一些诸如:文化期玩沁变,三代玩线条,战汉玩形,唐宋元玩多姿,明清玩美玉之类。更深入会介绍一些不可仿制的辨识古玉高招,到了这一步,很不简单了,但解释力,通透力匮乏,因为古玉太复杂。要下的功夫实在太多.元素复变叠迭,咱们有些专家研究馆藏为主,这些馆藏禁锢了思维,同时自己亦往往被误导。有些考古的见到是生坑,和有限器形。见熟坑和多样化器形和玉种而往往茫然。探索民族历史文化载体脚步会因此停顿下来吗?
假如我们进行微观世界,视野变化很容易,观念变化要跟进。先易而后难,理论联糸实际。这一节在序论中岂是尾声抑才开始。为了更好理解和运用工上自然态质变,先探讨工上自然态形。假如我们进行微观世界,漫步在玉器之表。我们必先去工岁痕区域探索形态变化。当我们来到阴刻槽中,会发现凹多凸少,出浆和外源物质和两者变质凝晶结覆盖表面,摘下白手套用力擦摩发现浆凝是异常美艳,并散发丝丝土香。我们抬头看阴槽两翼玉墙,会发现有形变,不可迕逆且无可仿制的形变(细微局部首先折射了自然态形变大千变化征兆),有些因玉器整体埋变失水收缩产生双平行线局部扭曲,有的微部玉絮崩坍被自然风化产生的浑形钝陷,有的失水产生的收缩洼状坑斑,有的有次生结晶等一些非常有趣却十分有意义的天然现象。视角上升,观察两翼边墙,几乎不对称,边墙园钝状,洼坍风化状,曲扭状。
工上自然态形变是现象,工上自然态质变是实质。通过上述费马原理与任南老师工上自然态质变鉴定科学观总结归纳,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以下几个很显著的内客:1一件玉器,拿在手上,先从宏观综合分析,再进入微观工上自然态质变分析。用12字全面归纳,去伪存真,揭示万古千秘,穿越时间,发现历的脉动。2对工上自然态质变解释是充分必要的,具实质突破性意义,同时亦衍射秉承了任南老师12字浓缩之浓缩学术思想,而这恰恰又是不可仿性的现象及实质。具有与仿品划清界线而泾渭分明的经实践证明科学观鉴定理论的结晶。
有机碳沁-----用地质学观点用,坍坑被植物根糸碳化物质沁入玉肌。
工上自然态质变,观察旋痕很有关注点:
1台阶高低不均,旋痕粥状收缩。
2边棱射径不均,园钝,玉质变显著。
3出浆氧化,入肌内沁变质过渡呈雾丝蚂蚁脚。
这些形痕是古人,天,地,火,风,时,坑,料,共铸之形,而非静止抛开自然态质变而单纯看古人之工。
此帖符合工上自然态质变。且极为珍贵的介绍了有机碳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21:17:48编辑过]
作者: 老玩主 时间: 2008-4-18 14:24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1814222513126.jpg[/upload]
牛牛您好,又见面了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8 20:59
老玩主:有缘相会.北京见.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08:41
人首蛇身形玉饰 春秋
直径3.8,厚0.2厘米
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1对。呈扁平椭圆环状,大小薄厚相同,两件玉饰皆作侧身人形,正反两面纹饰略有差别,耳佩圆环者为一男性,另件为一女性。
[upload=jpg,image00182_c95agm1o706v.jpg]UploadFile/2009-3/200931111105064188.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1 11:10:51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08:44
[em5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11:10:49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5:44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5:47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5:5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30:2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00
<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0599&page=1">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a><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72011121009.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72011121009.jpg" border="0" style="WIDTH: 500px;"/></a><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0599&page=1">rdID=2&ID=10599&page=1</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4:10:41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02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3344455303.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34:48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0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是几千年前的切割痕迹很奇妙.次生现象明显.大家看看对不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33:3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13
标题: [贴图]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329034345.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29:0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15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312253432215.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8 14:27:1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22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3265879751.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27:02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24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3354289686.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35:4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16:25
标题: [讨论]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41121552242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4 11:22:1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22:30
色如玛瑙.质如宝石.形态古朴.品象上乘.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19 22:32
[upload=jpg,dsc00324.jpg]UploadFile/2008-9/200892411115916510.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11:12:00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0 11:17
<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90312685554.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90312685554.jpg" border="0" style="WIDTH: 98%;"/></a>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0 11:20
<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822542818107.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822542818107.jpg" border="0" style="WIDTH: 98%;"/></a>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4 11:24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411235419666.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4 11:30
标题: [贴图]
[upload=jpg,dsc00423.jpg]UploadFile/2008-9/200892411131461466.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4 11:13:1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5 13:5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讨论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6 16:3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裂纹处有溢出长合现象 .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6 18:05
标题: 老玩主您好
<b>
<div style="FLOAT: left"><im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div>
<p><b></p>
<div style="FLOAT: left"><im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div>
<p><b>老玩主您好
/b></p></b>
<p></p>
<div style="FLOAT: left"><im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div>
<p><b></b> </p>
<p></p>
<div style="FLOAT: left"><im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div>
<p><b>请您欣赏坛主之物</b></p></b><br/>[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61811758825.jpg[/upload]<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 10:28:00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7 16:13
标题: [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30:02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7 16:41
标题: [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3:38:0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7 20:04
<p><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719545472175.jpg" border="0" style="WIDTH: 98%;"/></p><p><font size="6">虚心向坛主学习</font></p><p></p><p><br/> </p>[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72075572300.jpg[/upload]<br/>[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16:27:47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29 15:59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2915591681035.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4-30 09:14
标题: [讨论]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30914877444.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1 16:55
标题: [讨论]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19
积分:89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年4月8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南瓜们节日愉快!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2 19:57
标题: [原创]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21957139495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219572857942.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2 20:34
long
等级:蜘蛛侠
威望:25
文章:1095
积分:640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4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3 21:32:4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2 20:41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2 20:42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220462255720.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 20:46:40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3 18:29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6 10:57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611104436679.jpg[/upload]
工上自然态.骸晶.缩.浆.过.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8 9:11:07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7 16:02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7 19:31
标题: [原创]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719313268674.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8 08:48
标题: [讨论]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88475366538.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8 13:5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名称:红山文化
玉琮
尺寸:13.5×10cm
介绍:
质地:岫岩玉
说明:红山文化以岫岩玉为主,古代的玉琮,传统造型均为上大下小呈四方形柱状,四边略有弧度,中央对打孔,此件上下射为唇口式、十分少见,与常见的直口射不同,型制脱俗为研究古代琮式提供了实物资料,为一件值得收藏的古代礼器。
等级:★★★☆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8 13:5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名称:红山文化
玉神人面鹰形珮
尺寸:11.5×7.5cm
介绍:
质地:岫岩玉
说明:红山文化玉器用神人面鹰身的造型十分少见。其特点为刀法简单,多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寥寥数刀,将器物表现的唯妙唯肖,为红山文化制玉的最大特点之一,为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等级:★★★☆
(有鉴定证书)。
市场行情:
undefined undefined 2007-08-12
汇三盈
估价: RMB300,000-400,0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4:44:2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9 14:19
标题: [讨论]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914193360366.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9 14:31
标题: [贴图]
[em01][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842562155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010468129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0124246652.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2 10:12:5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12 09:15
<img height="378" alt=""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822542818107.jpg" width="5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2 9:17:5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12 09:18
<a href="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90312685554.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n-hswh.com/bbs/UploadFile/2008-4/20084190312685554.jpg" border="0" style="WIDTH: 500px;"/></a>[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16:21:49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26 08:43
标题: [讨论]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268431896418.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30 21:36
[贴图]学习
Post By:2008-5-30 21:28:00
分清自然态解理与做烂的区别是关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德阳东部山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9.jpg  |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30 21:38
标题: [贴图]
[upload=jpg,dsc00414.jpg]UploadFile/2008-6/20086120535692189.jpg[/uploa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13.jpg  |
[upload=jpg,dsc00416.jpg]UploadFile/2008-6/20086120535616086.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 21:13:22编辑过]
作者: 玉缘人 时间: 2008-5-31 00:38
不错不错,学习了!!!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5-31 19:13
相互切磋.向任老师学习.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1 10:33
[upload=jpg,dsc00216.jpg]UploadFile/2008-6/20086110331565753.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 10:34:22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1 21:1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13.jpg  |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3 09:17
标题: [贴图][讨论][原创]
[upload=jpg,dsc00423.jpg]UploadFile/2008-6/2008639171141806.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28.jpg]UploadFile/2008-6/2008639171139957.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32.jpg]UploadFile/2008-6/2008639171120133.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24.jpg]UploadFile/2008-6/2008639171161311.jpg[/upload]
工上自然态,质变是关键.水融态的走势应与质变方位相对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4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2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4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7 17:42:51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8 16:59
标题: [讨论][贴图]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越4200~5300年。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这一遗存,所以称作“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包括浙江余杭反山、瑶山,江苏吴县、张陵山、草鞋山,武进寺墩,常熟罗墩和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安徽阜宁等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一时期的文化。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的两大中心。
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品类众多,而且琢磨精致,纹饰华丽。专家们赞誉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艺水准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纹饰则是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
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良渚文化玉器特征
一、良渚文化玉器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
二、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线深而宽,线底略呈弧形。
三、良渚文化玉器环线有手工磨接和管钻旋磨两种加工方法,前者线痕浅细,线沿多“毛碴”。
四、良渚文化玉器射线细密紧凑,接续痕明显。
五、良渚文化玉器多浅浮雕,利用减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纹饰,强化主题表达。
六、良渚文化玉器常有“拉锯痕”。良渚玉器镂雕时,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锯”锯去多余部分,俗称“锼”,又称“拉丝”,所用弦状拉条犹如无齿锯条,会在镂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迹。
七、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华丽,新创纹样琳琅满目,有: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蚩尤纹、立人纹、兽眼鸟纹、云雷纹、蒲草纹。
八、良渚文化玉器特别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较之红山文化玉器的“线刻眼”,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丰富多彩。“良渚眼睛”除了单圈、重圈之外,还出现了卷云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线形眼眶。
九、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包浆”,俗称“玻璃光”。
[upload=jpg,dsc00455.jpg]UploadFile/2008-6/2008681711361021.jpg[/upload]

图x100v[em50]
[upload=jpg,dsc00450.jpg]UploadFile/2008-6/2008681725140268.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51.jpg]UploadFile/2008-6/2008681725172070.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56.jpg]UploadFile/2008-6/2008681725146638.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22:53:50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10 11: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6 16:06:23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12 15:46
标题: [贴图]
[em50][upload=jpg,dsc00208.jpg]UploadFile/2008-6/200861215454643667.jpg[/upload]
[upload=jpg,dsc00344.jpg]UploadFile/2008-6/20086161682122706.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14:34:06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19 15:36
[em5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15:36:49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24 14:35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26 09:29
标题: [讨论]
[em55][em50][upload=jpg,dsc00437.jpg]UploadFile/2008-6/2008626930958803.jpg[/upload]
[upload=jpg,dsc00449.jpg]UploadFile/2008-6/200862693094573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8 19:24:42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6-28 19:26
[em60][upload=jpg,dsc00446.jpg]UploadFile/2008-7/20087115403471619.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 15:41:1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 15:32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8 19:02
标题: [原创]
[upload=jpg,dsc00678.jpg]UploadFile/2008-7/200878191473427.jpg[/upload]
[upload=jpg,dsc00683.jpg]UploadFile/2008-7/200878191465970.jpg[/upload]
[upload=jpg,dsc00686.jpg]UploadFile/2008-7/200878191493951.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3 11:13
[em55][upload=jpg,dsc00834.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35394565.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35.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35381499.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38.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35342219.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3 11:56:10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3 11:59
标题: [贴图]
[upload=jpg,dsc00838.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84535259.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39.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84555581.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40.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84541366.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41.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84536207.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42.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1584549011.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3 11:59:43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3 12:02
标题: [贴图]
[upload=jpg,dsc00847.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13051865.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48.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13026114.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3 12:03
标题: [贴图]
[upload=jpg,dsc00848.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32716856.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49.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32799399.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0.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32792260.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1.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32737829.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2.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32730871.jpg[/upload]
自然态沁入色多彩深入肌里伴着质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4 18:16:21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3 12:05
[upload=jpg,dsc00857.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5518751.jpg[/upload]
裂合
[upload=jpg,dsc00856.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5584468.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5.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5564645.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4.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5515822.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53.jpg]UploadFile/2008-7/2008713125527422.jpg[/upload]
自然态沁入色多彩深入肌里伴着质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4 18:20:18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14 18:22
标题: [转帖]
[upload=jpg,dsc00848.jpg]UploadFile/2008-7/200871418371759300.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4 18:37:19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1 18:50
标题: [原创]
[upload=jpg,dsc00898.jpg]UploadFile/2008-7/20087211850068012.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97.jpg]UploadFile/2008-7/20087211850018359.jpg[/upload]
[upload=jpg,dsc00899.jpg]UploadFile/2008-7/20087211850088536.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1 18:56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4 21:44
标题: [原创]
[upload=jpg,dsc01057.jpg]UploadFile/2008-7/200872421442056072.jpg[/upload]
[upload=jpg,dsc01034.jpg]UploadFile/2008-7/200872421442031525.jpg[/upload]
[upload=jpg,dsc0103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421442059506.jpg[/upload]
[upload=jpg,dsc01048.jpg]UploadFile/2008-7/200872421442052879.jpg[/upload]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6 17:33
[em52][upload=jpg,dsc01165.jpg]UploadFile/2008-7/200872617353025332.jpg[/upload]
[upload=jpg,dsc01153.jpg]UploadFile/2008-7/200872617364250743.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6 17:36:4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28 22:06
标题: [讨论]
[upload=jpg,dsc01225.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2252661028.jpg[/upload]
作者: kelly9999 时间: 2008-7-29 10:50
学习了,受益匪浅![em63]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7-30 23:43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8-4 20:58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8-5 20:50
[upload=jpg,dsc01435.jpg]UploadFile/2008-8/20088520493374790.jpg[/upload]
[upload=jpg,dsc01429.jpg]UploadFile/2008-8/20088520493375877.jpg[/upload]
作者: 傲雪劲松 时间: 2008-8-11 00:04
佩服!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8-23 16:51
[upload=jpg,dsc01531.jpg]UploadFile/2008-8/200882316505771900.jpg[/upload]
作者: 天将祥云 时间: 2008-8-25 17:10
牛牛老师你的东西真好.
作者: 爽身粉 时间: 2008-8-30 23:30
牛牛福相,果然是牛牛!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9 16:11
[em56]谢谢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17 14:52
标题: [讨论]
齐家玉
[upload=jpg,dsc01864.jpg]UploadFile/2008-9/200891714521534441.jpg[/upload]
[upload=jpg,dsc01865.jpg]UploadFile/2008-9/200891714521532592.jpg[/upload]
[upload=jpg,dsc01871.jpg]UploadFile/2008-9/20089171452151837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14:53:41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3 15:55

作者: 千寻美玉 时间: 2008-9-23 16:14
以下是引用牛牛在2008-8-23 16:51: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531.jpg

牛哥,这件玉龙是你的?我见了又激动了--兄弟还没有一件玉龙呢---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3 20:57
标题: 工、、、工!!!!
看清楚、记住了!!
真古玉出灰浆点也必须与受沁质变对应  |

任南 盘万件玉炼本领.......<


铁钉沁、接刀工、三过渡、双痕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00:4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03
向任老师学习!跟帖 体视显徵下的自然态
Post By:2008-9-24 10:31:00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05:33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08
Post By:2008-5-30 21:36:00
[贴图]学习 Post By:2008-5-30 21:28:00
分清自然态解理与做烂的区别是关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德阳东部山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409.jpg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08:34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09
00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11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12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13
我近期对一些古玉进行了注意和观察。发现了大量的 双痕工。放大80--100倍观察,双刀工是平行的。不是2次进刀。
有一壁内外圈都为双痕.放大80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18:55编辑过]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8-9-26 09:20
标题: 双痕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916.jp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6 9:24:20编辑过]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