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打印本页]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02
标题: 世界各地馆藏高古玉对应任氏鉴定十二字法(新石器 战汉 良诸 等)
在应用任氏十二字法鉴定高古玉对应的基础上,近一步重点观任南老师一直强调的 质变 渐变 非直线撕裂 同质残留 自然泛灰以及浆的自然光泽,工上自然态等.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汉 龙纹韘形珮、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3996658.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谷纹壁.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397798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谷纹璜.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44683764.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龙纹 饰片.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4467069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龙纹玉珮、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5347279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注意观察土中方位 质变对应[upload=jpg,东周 镂空龙凤玉佩 正面.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93190909.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镂空龙凤玉佩 背面.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9317223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镂空玉饰 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0585378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头部 同质残留 尾部 非直线撕裂
[upload=jpg,东周 未完工 玉龙佩 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3244730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长管饰、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4114122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工上沁[upload=jpg,东周 玉带钩.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6127117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8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工上沁
[upload=jpg,东周 玉带钩0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7555556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19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带钩 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19204952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2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动物形佩.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20141322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2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璜.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23404202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2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璜 购玉0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25349044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7 18:3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 购玉.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335253550.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 购玉0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718335251702.jpg[/upload]
作者: 大巫头 时间: 2008-7-27 23:01
图片收集的好。兄辛苦![em27][em27]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 购玉02.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02648046.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 购玉04.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0264619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 购玉06.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1587696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2339680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34397990.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2.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3439614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3.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43179153.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4.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4316608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质变 渐变[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5.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6212944.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6.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628987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8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质变 渐变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7.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7444657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8 12:19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8.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92539919.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09.jpg]UploadFile/2008-7/20087281219252685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1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次生[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12.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104532225.jpg[/upload]
[upload=jpg,东周 玉饰片13.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10453037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玉獸.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4371571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东周 直纹带钩.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5152776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1.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5513227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2.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6143903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3.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6424019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4.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774424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49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5.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8554198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5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6.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49433035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5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7.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50148542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29 09:5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8.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951594656.jpg[/upload]
作者: 秦始皇 时间: 2008-7-29 13:25
看了要流口水的
作者: 大巫头 时间: 2008-7-29 17:38
任南十二字鉴真法对应馆藏高古玉---“缩”
"缩" 真品红山玉表层因水融蚀会导致玉体体积局部或整体减缩且对应硬质残留,此种现象的观察必须注意考虑玉体在土中的埋藏方位,水融严重部位必存在局部减缩,减缩部位必有对应色与质的改变,整体水融减缩部分的光滑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真品经盘摸,表层解理会出现团状回缩态(此现象盘前盘后的表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团状回缩态变化尤为明显)
“缩”是指红山古玉表面的萎缩痕,因受数千年地质、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等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
红山古玉在土中经历了数千的沧桑,其中的冷、热、干、湿、酸、碱、大地的压力、地球的磁力等等造就了红山古玉的千姿百态的苍老表相,正如人的一生经历的数十年的酸、甜、苦、辣、生活的压力、身体的老化,变的满目沧桑一脸的皱纹。
个人理解十二字“缩”,高古玉在其生坑态(墓葬土中)时,玉器处于底端或旁侧由于地底化学物质的侵扰导致古玉质的变化,其表象的老化重浅可理解为“缩”态。最好理解的则像“木乃伊”肌肉皮肤的萎缩状(红山古玉有类似像)。下图器物边缘部分受侵蚀较严重令器体外形萎缩,这里即有自身的质变缩也有被融蚀掉部分。细观察此部位则能看出古玉回缩纹仍在。不单是最底端或最外沿有缩态,(下图)同样中间部分也有侵蚀、有质变,其面表同样有初始的“缩"态。只是受侵蚀较轻,缩态不明显。
经观察红山古玉,如是受侵蚀较少的器表比较光滑。如发现部分有受沁,细观察受沁面表即“沁残”,则能看到有微微的凹洼如同月球表面的自然浅坑状,此即为“缩”态。人为仿品能做沁入但面表的重缩或浅缩纹态是办不到的。
[upload=jpg,20087299455132279 ok.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17363218753.jpg[/upload]
作者: 大巫头 时间: 2008-7-29 17:49
判断圈部应有回缩纹即十二字“缩”。
[upload=jpg,548545.jpg]UploadFile/2008-7/200872917471582801.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1:07:10编辑过]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7-29 23:48
以下是引用大巫头01在2008-7-29 17:38:00的发言:
任南十二字鉴真法对应馆藏高古玉---“缩”
"缩" 真品红山玉表层因水融蚀会导致玉体体积局部或整体减缩且对应硬质残留,此种现象的观察必须注意考虑玉体在土中的埋藏方位,水融严重部位必存在局部减缩,减缩部位必有对应色与质的改变,整体水融减缩部分的光滑度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真品经盘摸,表层解理会出现团状回缩态(此现象盘前盘后的表象在显微镜下观察团状回缩态变化尤为明显)
“缩”是指红山古玉表面的萎缩痕,因受数千年地质、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等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
红山古玉在土中经历了数千的沧桑,其中的冷、热、干、湿、酸、碱、大地的压力、地球的磁力等等造就了红山古玉的千姿百态的苍老表相,正如人的一生经历的数十年的酸、甜、苦、辣、生活的压力、身体的老化,变的满目沧桑一脸的皱纹。
个人理解十二字“缩”,高古玉在其生坑态(墓葬土中)时,玉器处于底端或旁侧由于地底化学物质的侵扰导致古玉质的变化,其表象的老化重浅可理解为“缩”态。最好理解的则像“木乃伊”肌肉皮肤的萎缩状(红山古玉有类似像)。下图器物边缘部分受侵蚀较严重令器体外形萎缩,这里即有自身的质变缩也有被融蚀掉部分。细观察此部位则能看出古玉回缩纹仍在。不单是最底端或最外沿有缩态,(下图)同样中间部分也有侵蚀、有质变,其面表同样有初始的“缩"态。只是受侵蚀较轻,缩态不明显。
经观察红山古玉,如是受侵蚀较少的器表比较光滑。如发现部分有受沁,细观察受沁面表即“沁残”,则能看到有微微的凹洼如同月球表面的自然浅坑状,此即为“缩”态。人为仿品能做沁入但面表的重缩或浅缩纹态是办不到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7299455132279 ok.jpg

ok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37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19.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36594055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0.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39529319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1.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0149996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2.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3485900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3.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4144519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4.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4457667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5.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5281713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6.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6102843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8.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6321858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0 08:4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29.jpg]UploadFile/2008-7/2008730846565929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3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0.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2446018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3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1.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378027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4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3.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3339564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4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4.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3597220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5.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4413193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6.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5985698.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7.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5362544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8.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602959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39.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6281366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7-31 09:0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0.jpg]UploadFile/2008-7/200873197687149.jpg[/upload]
作者: 大巫头 时间: 2008-8-1 03:08
以下是引用忘不了在2008-7-27 18:13:00的发言:
头部 同质残留 尾部 非直线撕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东周 未完工 玉龙佩 购玉.jpg

个见分析:十二字“缩”也会导致古玉的开裂状形成,具体也由玉材质与环境因素而定。古玉在土中遇水则缩,玉体晶格间的挤压膨胀会导致玉表的开裂。与“地震”成因(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有相似之处。是故“缩”应是前提条件。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1.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223674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2.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2296875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3.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2575416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4.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3243852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5.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5122596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6.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5536629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7.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6254578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8.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6528451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49.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7244089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8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50.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7509531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8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51.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8219419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1 08:09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故宫博物馆 玉壁52.jpg]UploadFile/2008-8/200881884510461.jpg[/upload]
作者: 任南 时间: 2008-8-1 10:54
对一件古玉的鉴别不能只认个别阶段的体表特征,因古玉从深坑到脱胎它的变化是无穷的,必须了解体会全过程才能对其做到辨别无误.
关于皮象的辩认没上过手真品、理解难些.就是上过手一个文化区的真品、对皮象的辨认可能只认这个文化区的皮象。而中华大地之辽阔,土质不同、文化层、文化区众多、故沁象皮象是有差别的、大家又不可能上手各地区、文化层,文化区的古玉、那怎么办呢?!
我一直重复一个方法、次生物之自然沁象的辩真伪、次生不是有包为次、次即主体原态之后天变化,如沁熟、沁裂、沁孔、沁坑、沁色、沁留、沁浆、等原生态后天之变化为次。
多掌握原生态后天之自然变化的次、对于各文化区、文化层、众多不知名的玉的辩真伪就不难了、
任南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凤纹佩.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0737427.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连环.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0435030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鸟纹佩.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1147135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乳丁纹环.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2194220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绳纹珮.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24813373.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4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白玉系壁.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35528941.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凤纹韘形玉珮、购玉.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45079749.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5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凤纹韘形玉珮、购玉01.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5201964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6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凤纹韘形玉珮、购玉02.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619375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07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凤纹玉璧、购玉.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7127742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2 08:1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红山文化真古玉出灰浆点必须与受沁质变对应(11浆)
Post By:2007-8-21 14:57:00
真古玉出灰浆点必须与受沁融蚀质变对应
11、浆:真品红山玉的浆层用手推摸其表面,有如同推干肥皂时的感觉,阻而不黏,而仿品推之则多为滑腻感,因为目前仿品多用注蜡法仿制浆层。真品浆层如同糖葫芦外面的糖壳,质密而透明,有些真品固化了的浆壳表层上还会产生自然皱褶和非直线性纹脉.且出浆对应质变沁残点。自然态生坑古王出灰浆点非规律外形(坑状规律且出灰与土中方位沁蚀不对应者要提防) 任南 |
[upload=jpg,汉 蒲纹璧.jpg]UploadFile/2008-8/2008828122263839.jpg[/upload]
作者: 高翔 时间: 2008-8-2 09:03
[upload=jpg,b36b274b645b25fe82025c1b.jpg]UploadFile/2008-8/2008829397857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29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起线筒.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291061470.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0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青玉饰件.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02298626.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双凤纹韘形玉珮、购玉.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05391732.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1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双龙纹出廓系璧、购玉.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1253528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玉壁.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15899534.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2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玉带钩.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22718015.jpg[/upload]
作者: 许群利 时间: 2008-8-3 09:33
标题: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
[upload=jpg,汉 玉璜.jpg]UploadFile/2008-8/2008839325569964.jpg[/upload]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0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0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1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1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1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1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2

作者: 掌门人 时间: 2009-6-1 19:22
作者: 马纪宁 时间: 2009-6-1 22:09
学习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