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请教,疑似元青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29
标题: 请教,疑似元青
(, 下载次数: 136)
(, 下载次数: 144)
(, 下载次数: 167)
(, 下载次数: 148)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30
(, 下载次数: 158)
(, 下载次数: 152)
(, 下载次数: 151)
(, 下载次数: 167)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31
(, 下载次数: 156)
(, 下载次数: 166)
(, 下载次数: 142)
(, 下载次数: 162)
(, 下载次数: 161)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32
(, 下载次数: 164)
(, 下载次数: 152)
(, 下载次数: 177)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33
(, 下载次数: 160)
(, 下载次数: 170)
(, 下载次数: 165)
(, 下载次数: 154)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16:33
(, 下载次数: 159)
(, 下载次数: 152)
(, 下载次数: 184)
(, 下载次数: 151)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6 23:55
仿品根本不可能有的特征:线性结节、斑块、滴状边缘、沙滩式印迹、中心结晶、色阶梯次过渡……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7 00:02
1.景德镇元青花的生产存在着面向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两类不同的品种。总的来说,可能为国外市场生产的优质品早于国内市场,特别是那类中东常见而少见于国内的大盘、大碗之类的器物。玉壶春瓶、小盘、小碗、高足杯、出戟觚、执壶、盖盒、盏托等可能是主要为国内市场生产,而另一类胎质粗糙、图案简单、青花色泽灰暗的小件香料罐是专为东南亚菲律宾等地所制。梅瓶、多棱瓶、扁壶、高颈罐、鱼藻罐等这类琢器则是国外、国内市场都曾发现的。

  2.在图案方面看,国外、国内市场的产品也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中东所见大盘的多层次满绘杂宝纹不见于国内,而国内市场多见戏曲人物故事图则不见于中东及东南亚的外销品。至于花卉、瓜果竹石、莲池鸳鸯、鱼藻及走兽和龙、凤纹等是国内、外市场都见的。值得特别注意,比较精致绘制的瓜果竹石走兽图及精细的庭院莲池鸳鸯和禽鸟图也不见于国内出土。

  3. 在装饰手法上,中东多见的大盘的大面积蓝地留白和白地青花并用技法在国内器物上较少见。同样印度及中东器物上多见的阳纹印花与青花并用的技法也是国内市场器物所少见的。

  4.综合上述各点,元代青花瓷的高质量的器物是外销瓷,而国内市场的器物的总体质量不如外销中东的器物。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7 00:03
元代景德镇应中东伊斯兰地区的需要制作了大批出口元青花,最明显的器物是大盘和大碗,其他也有大型葫芦瓶、扁壶等,但其图案花纹并非为中东地区特定的而是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7 00:06
本帖最后由 黄志先 于 2018-5-8 14:51 编辑

(, 下载次数: 152)

(, 下载次数: 161)





安徽省博物馆藏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7 00:10
进口、国产混合青花料适合画各种题材的图案,美观大方。
国产青花,色浅淡发灰。
偏窑元青花,多数釉面灰白,青花发黑,器型粗糙。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7 00:24
文博界的专家对于元青花有一个比较定性的认识,就是全世界只有三百件元青花。都在博物馆。而民间收藏者则认为,中国民间有元青花,其数量和质量甚至可以于国家文物收藏双峰并至。

作者: 杨万春(老铁)    时间: 2018-5-7 09:43

作者: 赵中亮(问道)    时间: 2018-5-7 10:46




作者: 道法自然文化    时间: 2018-5-8 09:19

作者: 萧江    时间: 2018-5-8 10:43
(, 下载次数: 39)
作者: 辽宁少校    时间: 2018-5-8 13:05
黄志先 发表于 2018-5-7 00:06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老师放大图片是多少倍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8 22:57
本帖最后由 认真学习者 于 2018-5-9 06:27 编辑

,再给黄版主上点图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8 23:27
本帖最后由 认真学习者 于 2018-5-9 05:31 编辑

时间早呢,说点玩笑话:马未都马先生私下和公开都说过他的淘宝经,我觉得很有道理:买东西,关键是看人,你人找对了,东西肯定就对了,人找不对,东西就难说了过去我一直都不以为然:只要技术上过硬,啥人的东西,分析分析不是一样的嘛。这又过了好多年了,再想想马先生的这些话:真经!!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5:41
这件是网络图片,来源不明,黄版主咋看?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5:49
这些图片没有多少异议,也发给黄版主吧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5:51
对于自己手里的东西,反正是自己的,永远都采取开放性研究的态度:没有毛病,也自己找毛病,呵呵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5:57
文博界专业人士不是对民藏玩青白眼吗?好,咱们对自己的东西,尽最大努力,采取比他们更严厉的标准去审视之,不过还是老问题,咱们没有第一手过硬的资料,这个很遗憾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6:47
一高人的藏品,呵呵,也发了吧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6:54
安徽博物馆的一些资料,仅供黄版主参考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6:57
开开心心心的和人讨论讨论,感觉很愉快,要上班去了,改天聊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08:08
对咱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牢固的树立:真品,赝品,仿品的基本逻辑起点,特别是赝品,学术界老的观点是:因为元青花被发现时间很晚,不存在清仿或者民仿,所以一点判断了新老,就想当然认为是元青花。我接触到一位研究者,他提出来的这个观点,我认可:元青花发现的晚,永宣青花可一直都是收藏界追逐的东西,包括清代,甚至一些元青花早年就被当成明代的东西的,不能排除,清代民国以仿明而及元的事实存在,所以,断定元青花真赝,这一点需要认真考虑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9 15:26
认真学习者 发表于 2018-5-9 08:08
对咱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牢固的树立:真品,赝品,仿品的基本逻辑起点,特别是赝品,学术界老的观点是:因为 ...

感谢您的讨论,观点客观中肯,谢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9 15:27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64)
(, 下载次数: 51)
(, 下载次数: 50)
(, 下载次数: 53)
(, 下载次数: 57)
(, 下载次数: 62)
(, 下载次数: 55)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9 15:28
借了片行家手中的一元青花碎片,
作者: 认真学习者    时间: 2018-5-9 15:41
黄志先 发表于 2018-5-9 15:27

图收为敬,拍的太好了,现在电子显微镜带拍照功能的,真是搞研究的利器的,多谢多谢

作者: 蔡宝福    时间: 2018-5-9 15:54
欣赏 学习
作者: 杨万春(老铁)    时间: 2018-5-11 11:01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5-11 15:45
杨万春(老铁) 发表于 2018-5-11 11:01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8-9-8 01:56
认真学习者 发表于 2018-5-9 06:57
开开心心心的和人讨论讨论,感觉很愉快,要上班去了,改天聊



作者: 文曲星    时间: 2018-10-17 18:20

作者: 文曲星    时间: 2018-10-22 10:53

作者: 文曲星    时间: 2018-12-4 22:43
感谢黄版赐教
作者: 黄志先    时间: 2019-5-9 03:06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