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闪亮世界的中国蓝
[打印本页]
作者:
龙貔貅
时间:
2016-5-23 13:17
标题:
闪亮世界的中国蓝
提到能够代表中国的颜色,你也许会想到热情、奔放的中国红。然而,还有一种色彩,也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那就是点翠之蓝。
很多人所知的点翠,都是从古装影视剧中,女演员们发鬓间摇曳多姿的簪花的模样,一抹醉人的羽蓝,惊艳了年华。
(, 下载次数: 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2
2015年,一场“点翠头面”之争,轰动全国。起因是一位京剧艺术家,在微博晒出戴着“点翠头面”的妆后照。她披露,这福头面,用“80只翠鸟翅膀下的一点点羽毛”加工而成,引发动物保护者的抗议。
京剧中的“点翠头面”
说说点翠工艺
点翠是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银等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的羽毛仔细地镶嵌上去。
点翠工艺的精髓在于翠羽,翠鸟的背部和双翼都长着亮蓝色泛荧光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藏蓝等色泽,其中尤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
据说,所需翠羽必须从活鸟身上剪取,这样才可以保证颜色鲜艳华丽永不褪色。
将取下来的翠鸟羽毛修剪后,用特制的胶水精心地镶嵌在金银底托上。虽用胶却不透胶,饰品干燥后,不怕沾水淋雨,并且永不褪色。
由于工艺繁琐,材料难得,所以点翠饰品自古就是富贵人家的专属。
点翠饰物
传说点翠工艺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因金银玉石的首饰太过俗气和刚硬,古代工匠想到了嵌入羽毛来增加首饰的灵性和温柔。
清末民初开始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
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时代,拥有一整套定制的点翠头面,是很多名角的正常配置。
如今,点翠头面已不再生产,但很多戏曲名旦手中,多少还是会藏有一两套珍藏的点翠头面,大多都是师承而来。
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关闭,人们开始用烧蓝、点绸工艺等取代点翠。如今真正的点翠的首饰都是稀罕之物,价值不菲。
戏曲人物的点翠头面,也大多以点绸代替。点绸技艺与点翠相似,只是原料由翠鸟羽毛变作缎带抽丝。
曾经绚烂绽放的点翠首饰,安静的在木匣里任凭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一抹曾经美艳世界的翠羽之蓝。
(, 下载次数: 3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贡献 -2
作者:
新欣
时间:
2016-5-23 15:10
学习,欣赏。
作者:
何必问
时间:
2016-5-23 15:40
点赞
作者:
阳安任
时间:
2016-5-23 16:30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