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我的五代柴窑瓷枕和日本对中如云先生收藏的五代柴窑青 [打印本页]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2-23 12:23
标题: 我的五代柴窑瓷枕和日本对中如云先生收藏的五代柴窑青
我的五代柴窑瓷枕和日本对中如云先生收藏的五代柴窑青百合花瓶图片对比。请大家点评;
(, 下载次数: 84)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79) (, 下载次数: 85) (, 下载次数: 67) (, 下载次数: 78) (, 下载次数: 79) (, 下载次数: 66)

作者: 李勇    时间: 2016-2-23 16:41
值得研究。。。。。需要排除注浆的可能性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2-24 10:03
李勇 发表于 2016-2-23 16:41
值得研究。。。。。需要排除注浆的可能性

多谢关注,欢迎探讨,此器不是注浆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6-2-24 20:13

花觚造型纤细挺拔优美合理。好藏。

作者: 何必问    时间: 2016-2-25 00:22
如果不是注浆的话就有一眼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2-25 08:31
何必问 发表于 2016-2-25 00:22
如果不是注浆的话就有一眼

多谢关注,祝您吉祥!健康!

作者: 杨万春(老铁)    时间: 2016-2-26 10:09
个见,不可比
古人说过:人比人该S,货比货该扔。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2-26 10:28
杨万春(老铁) 发表于 2016-2-26 10:09
个见,不可比
古人说过:人比人该S,货比货该扔。

多谢关注,祝您吉祥!比辩优劣,欢迎探讨!

作者: 釉里红    时间: 2016-3-2 09:50
柴窑,应该什么样,谁也说不清。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3-11 08:13
釉里红 发表于 2016-3-2 09:50
柴窑,应该什么样,谁也说不清。



作者: 古玩369    时间: 2016-3-15 19:17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3-18 08:23
古玩369 发表于 2016-3-15 19:17

(, 下载次数: 42)

作者: 古玩369    时间: 2016-3-18 08:32

作者: 問玉    时间: 2016-3-24 10:00
小日本的花觚清味濃厚, 卻自稱柴窑, 早己笑掉牙, 己没人再提.
在没有認可柴窑真品的情况下, 又憑什麽說此瓷枕是柴窑呢?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3-25 11:56
問玉 发表于 2016-3-24 10:00
小日本的花觚清味濃厚, 卻自稱柴窑, 早己笑掉牙, 己没人再提.
在没有認可柴窑真品的情况下, 又憑什麽說此瓷 ...

谢谢关注,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1]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瓷枕符合这些特征,优于宋代汝窑


作者: 罗加吴    时间: 2016-3-26 20:40
台湾有位著名历史学家也是苏富比拍卖古物鉴定专家曾在台湾一个知名的鉴价节目说根据研究柴窑在古代就已绝迹,不存在了。仅转述供参考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3-27 12:14
罗加吴 发表于 2016-3-26 20:40
台湾有位著名历史学家也是苏富比拍卖古物鉴定专家曾在台湾一个知名的鉴价节目说根据研究柴窑在古代就已绝迹 ...

历史记载[url=]编辑[/url]
1、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谱》记载:“……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柴、汝、官、哥、钧、定中并选二十九种。”
2、据传,明朝权相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穷其一生搜罗到十数件柴窑瓷器。
3、《清稗类钞》记载,周竹卿藏柴窑小水盂;又记,清人徐应香收藏一柴窑小盂,色鲜碧,质莹薄,人间罕有。
4、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载,有柴窑茶盏。
5、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清人何梦华为阮元购得柴窑一片,镶作墨床,色亦葱倩可爱。而光彩殊晦,疑为均窑混真。
6、清代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中,记其亲眼所见:“柴窑无完器,近复稍稍出焉,布庵见示一洗,圆而椭,面径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过天青’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为绛青’。”
7、清宫内府曾有收藏记载,《清高宗御制咏瓷诗》中,有四首咏柴窑器的诗:《咏柴窑碗》两首,《咏柴窑枕》、《咏柴窑如意枕》各一首。
8、邵蛰民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琉璃厂某古玩肆有残瓷一片,就琢为园形,周径约三寸余,厚分许,釉淡青色,光足可鉴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
9、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书中记载:“柴窑传世极少,故宫中尚可见之。”
10、据传,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了一件柴窑器。[4]


作者: 罗加吴    时间: 2016-3-31 16:10
本帖最后由 罗加吴 于 2016-4-1 15:37 编辑

浅解五代柴窑——雨过天晴破云处
            ——研究柴窑者都犯一个低级错误就是“色”的解读
    当今研柴者的一个误区就是对色的解读,特别是在破译唐宋瓷文化元素上有盲区——因地域与历史背景的差异,现代人对颜色的理解与古人同样存在着差别,我们应从头学起,同志还需努力辦色。
以下为古人对色的感官与称呼变更之例证:
1、《爱日堂抄》云:“自古陶重青品,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其后宋器虽具诸色,而汝瓷在宋烧者淡青色,官窑、哥窑以粉青为上,东窑、龙泉其色皆青,至明而秘色始绝。”
2、金人赵秉文的《汝瓷酒尊》诗曰:“秘色创尊形,中泓贮醁醽。缩肩潜蝘蜓,蟠腹涨青宁。巧琢晴岚古,圆嗟碧玉荧。银杯犹羽化,风雨慎缄扃。”
3、徐競《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
4、日本青瓷色为“染付”。
5、柴周曰雨过天青而吴越曰秘色。
6、研究柴窑者都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就是对色的分辨,所以日本人将景德镇产的所谓天青色定为柴窑,使得央视再一次出丑,现代人还续犯着同样的错误。
7、而现在又有南方人将宋代耀州窑的色比喻称为“鸭粪绿”,既不好听也不好看。
8、现代人所谓的汝窑天青色,到了金代成了碧色“圆嗟碧玉荧”,是否不可思议?
9、当今研柴者如同找一个明清景德镇产粉红带黄色瓶说这才是真正的高丽翡色瓷,而韩国馆藏的青瓷并非高丽翡色,现代人说汝窑是天青,而古人说碧色,实际当今研柴者与日本人一样可笑而又幼稚。
10、五代柴世宗说“雨过天晴破云处”,他对色有着独到的见解,以哲学理念对秘色瓷的“夺得千峰翠色來”加以诠释,以天之色变化莫测为依据,作为天子,用帝皇之气来理解秘色瓷之妙处,更胜一筹,他对“夺得千峰翠色來”的理解就是“雨过天晴破云处”。
因这二句都有哲学性。所以有:柴周曰雨过天青而吴越曰秘色,是:雨过天晴破云处,夺得千峰翠色來,七律。
同志们是否上手过秘色瓷?它在不同环境光下色会变幻,你在展柜前所看到的秘色瓷并非它本来的面目,不是它真正的色泽,真正秘色瓷色是捉摸不定的。而本研究所复烧的秘色瓷同样会有变幻。

引用自网络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4-1 09:03
罗加吴 发表于 2016-3-31 16:10
浅解五代柴窑——雨过天晴破云处
            ——研究柴窑者都犯一个低级错误就是“色”的解读
    当今研 ...

五代柴窑应有实物,此玉枕就是 (, 下载次数: 37) (, 下载次数: 44) (, 下载次数: 34) 与宋汝窑工艺,胎色,釉色,开片不同。下是宋汝瓷 (, 下载次数: 48) (, 下载次数: 31) (, 下载次数: 38) (, 下载次数: 33) (, 下载次数: 32) (, 下载次数: 29) 欢迎指教

作者: 罗加吴    时间: 2016-4-1 15:59
看过许多论坛对柴窑的探讨与论述,它的存在过令自古至今的世世代代着迷,也可能令未来的世世代代探索,原因无他,只因为没有公认出土的原样比对。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4-1 17:13
罗加吴 发表于 2016-4-1 15:59
看过许多论坛对柴窑的探讨与论述,它的存在过令自古至今的世世代代着迷,也可能令未来的世世代代探索,原因 ...

7、清宫内府曾有收藏记载,《清高宗御制咏瓷诗》中,有四首咏柴窑器的诗:《咏柴窑碗》两首,《咏柴窑枕》、《咏柴窑如意枕》各一首。
8、邵蛰民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琉璃厂某古玩肆有残瓷一片,就琢为园形,周径约三寸余,厚分许,釉淡青色,光足可鉴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
9、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书中记载:“柴窑传世极少,故宫中尚可见之。”
10、据传,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了一件柴窑器。
以上记载近·百年确有五代柴窑瓷器实物,用对比宋代汝窑瓷器,。。。。。。排除法。我这件应是;五代柴窑瓷枕。欢迎探讨。 (, 下载次数: 65)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54)

作者: 罗加吴    时间: 2016-4-1 21:42
朋友的引经据典云云都只是前人的说法而无公认的出土原样流传下来比对。个人认为论述归论述,若无公认的实物比对也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而已。如前述,专家不存在的研究或可是现代的结论。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4-3 19:37
罗加吴 发表于 2016-4-1 21:42
朋友的引经据典云云都只是前人的说法而无公认的出土原样流传下来比对。个人认为论述归论述,若无公认的实物 ...

对比,探讨,才有新发现。。。。。。谢谢关注

作者: 璟琮珏    时间: 2016-7-9 14:09
呵呵,国宝帮的形象代言人,专骗初中没毕业的造反派。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6-7-9 18:30
璟琮珏 发表于 2016-7-9 14:09
呵呵,国宝帮的形象代言人,专骗初中没毕业的造反派。

无知,无聊,无赖

作者: 璟琮珏    时间: 2016-7-9 20:57
鲁高古 发表于 2016-7-9 18:30
无知,无聊,无赖

建议,以后先生多收集一些玉皇大帝的马桶,如来佛祖的夜壶之类,更是希世珍宝,全世界人都没资格去否定或鉴定,这类珍品只要自己坚持它是,那就一定是,什么专家学者说什么都没用,因为你手里没有,而且你没见过。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7-3-19 18:33
这些都是不对的日本那件是早期柴窑不成熟我有两件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7-3-19 18:48
柴窑明如镜青如天薄如纸声如罄

作者: 幸福女人    时间: 2017-3-19 18:52
一会上传图片大家看看
作者: 凌河浪    时间: 2017-6-26 13:58
至今没有完整器问世,我也是只有一块残片。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7-6-26 14:24
凌河浪 发表于 2017-6-26 13:58
至今没有完整器问世,我也是只有一块残片。

多谢关注指教,祝您健康!

作者: 难的玩玩    时间: 2017-6-26 17:33
柴窑的特点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你偏搞个柴窑瓷枕,薄如纸能枕吗?很明显在臆造,还去比什么?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7-6-26 20:57
难的玩玩 发表于 2017-6-26 17:33
柴窑的特点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你偏搞个柴窑瓷枕,薄如纸能枕吗?很明显在臆造,还去比什么 ...

啥也不懂。。。。。。

作者: 难的玩玩    时间: 2017-6-26 22:26
鲁高古 发表于 2017-6-26 20:57
啥也不懂。。。。。。

你挺适合玩假货的,钱多烧的慌不如去捐给希望工程,至少不会被人当傻子。

作者: 鲁高古    时间: 2017-6-27 07:10
难的玩玩 发表于 2017-6-26 22:26
你挺适合玩假货的,钱多烧的慌不如去捐给希望工程,至少不会被人当傻子。
...

无知,无赖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