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安徽薛家岗展览馆设计方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6-30 16:39
标题: 安徽薛家岗展览馆设计方案
本帖最后由 独钓寒江 于 2015-7-1 08:23 编辑


      安徽薛家岗展览馆陈展工程今日开标,很有幸我设计的方案被专家认可。
      接下来的几个月要在工地上忙了。。。
      以下是设计方案,请大家指导:
(, 下载次数: 115)
(, 下载次数: 95)
(, 下载次数: 119)
(, 下载次数: 121)
(, 下载次数: 115)
(, 下载次数: 115)

(, 下载次数: 106)

附:薛家岗视频解说词




发现薛家岗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磨难的地球留下了无数难解的谜团,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存在着许多未解的地球文明信息。
这一纬线上的安徽省潜山县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境内群山苍莽、河流纵横,是长江中下游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也是淮河中游南下进入长江中游及赣江下游的重要通道。
    1977年12月底,潜山县文化馆余本爱和王河文化站赵林在当地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在薛家岗发现散落民间的史前遗物。此后,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多次实地勘查,先后组织六次发掘,实际总发掘面积2331.25平方米。发掘了150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和大量的遗存,出土遗物1200余件。
    通过研究发现,薛家岗文化遗址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文化层相对高度2-7米。据碳14技术测定,年代为距今约5500—4800年。这期间,薛家岗地区居住着一支拥有先进手工业制作技术的原始部落,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原始文化。这支文化以潜山薛家岗为中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两岸:西至黄冈蕲水,北达桐城大沙河流域,东到枞阳白荡湖一带,南至九江鄱阳湖周边,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三大文化圈大规模交流的缩影。
    薛家岗文化是我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之一,也是安徽境内首支被确认的原始文化。
   
1982年,这支富有多元性又极具地方特色的亚文化圈被考古界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文化形态
    薛家岗文化早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时期,氏族成员之间过着集体劳动的公有制生活。到了薛家岗文化的中、晚期,已经显露出阶级社会的萌芽:
    这一时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数量增多,种类齐全且制作精美。质料坚硬的石质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提高,必然推动农耕文化的发展, “薛家岗人”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其中一部分已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和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可能开始出现。
    “薛家岗人”有着较高的审美欣赏水平:陶器造型优美,纹饰图案形式多样;石器尤以石铲和奇数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围绘有规整的花果形图案,这是目前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另外,他们还有意识地制作了玉石及骨料作为头饰、颈式和肢饰等,说明这时期“薛家岗人”佩带玉饰风气盛行。

出土遗物
    在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薛家岗先民发展了先进的石、陶、玉器制造工艺,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

石器
    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标志之一。薛家岗遗址出土的石器种类众多,但刀、钺、锛占出土总量的85%左右,是薛家岗遗址先民们最重要的物质遗留,也是薛家岗文化区别于其他所在。
    薛家岗石器除了选料讲究外,其制作的专业化程度之高令人惊叹。从石料的选材、打坯、成形,到钻孔、打磨,都有一套完整而规范的技术保障,特别是石刀的钻孔定位技术,采用了精确的定位,经测量最小误差在1毫米以下。
    薛家岗出土的13孔石刀乃全国之最。出土的单数钻孔,从1至13孔组序完整的石刀令考古界震惊。部分石刀上独特的彩绘红果纹图案至今令人费解。

陶器
    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学会了制作陶器。薛家岗先民们的制陶工艺高超,无论是从掺合料的选料还是从窑火的烧制技术上都极具特色。
    薛家岗遗址早中期陶器烧制的温度仅有400—600度,虽然窑温度不高,但是他们已经能够巧妙的利用氧化焰及还原焰技术烧成美丽的红陶和灰陶,特别是运用渗碳技术烧制成的黑皮陶,器表乌黑发亮,古朴大方。主要器物鼎、豆、壶、盆、碗、杯、盂、钵、罐、釜等。
    薛家岗遗址中的编织物早已腐烂,但大量纺轮的出土,说明了当时纺织的发达。薛家岗先民们如何用纺线编织,因缺乏出土资料无法确认,但同时期长江中下游人类已经利用机器来织布了。
    薛家岗出土了大量极具特色的陶球,大多数中空含有小陶丸。器表常镂孔或戳印盲孔,个别表面施有彩绘。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表面为经纬线式的镂孔又代表了怎样的含义呢?是儿童玩具还是占卜用具?是乐器还是武器?

玉器
    中国是最早使用玉石的国家之一,古代的人们把他当做修身的标准和衡量道德的尺度。玉器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祭天祀地与陪葬外,还象征着权利和财富。
    薛家岗先民们已经掌握了治玉的基本技艺,他们大都利用闪石玉加工成钺、管、璜、环、镯、坠饰等各类礼玉和佩玉。
    薛家岗出土的玉琮和玉钺皆为礼玉,一般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薛家岗玉琮体量较小,形状内圆外方,表面的阴刻线和凹槽与良渚文化玉琮十分相似。百度及不少文献均称薛家岗玉琮为“中国最早的玉琮”。

神秘墓葬
    丧葬的习俗折射出古人的思想和信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人们便有意识地为死亡举行着某种神秘仪式。
    薛家岗遗址先民的居住区和墓葬区有着相对的距离,有着自己的公共墓地。根据时代可以将整个墓地划分为南、北两个墓区,7个墓群,但各墓群中墓葬的排列均呈现出西北至东南方向的神秘同一性。
   是朝着万仞千峰的天柱山?还是顺着奔流不息的潜水?我们不得而知。
    墓葬中的盆、碗、盂、钵等陶器大都口下底上反扣着,纺轮却直立于地面,这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我们无从知晓这一神秘的墓葬形式表达了薛家岗先民们怎样的思想与信仰。今天,当我们再次穿行在树木葱荣的薛家岗,踏上这片古老而又曾经辉煌的土地,仿佛穿越了五千年时光的隧道,在亘古不变的夕阳下,感悟岁月如歌,生命永恒!






作者: 紫玉宝祥    时间: 2015-6-30 16:41
关注,欣赏,感谢上传分享!

作者: 阳安任    时间: 2015-6-30 18:28
祝贺!!{: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0:}
作者: 方土    时间: 2015-6-30 19:44
獨版才華洋溢,能獲此殊榮,真是可喜可賀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1 07:39
紫玉宝祥 发表于 2015-6-30 16:41
关注,欣赏,感谢上传分享!

谢宝祥兄关注!{: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1 07:39
阳安任 发表于 2015-6-30 18:28
祝贺!!

谢兄关注!{:soso_e183:}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1 07:55
方土 发表于 2015-6-30 19:44
獨版才華洋溢,能獲此殊榮,真是可喜可賀

     薛家岗是安徽省内首支被确认的原始文化,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招标,国内不少专业博物馆陈列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可能因不在本地,对薛家岗的了解和资料掌握没我方便,体现的精准度自然困难些。
    开标结果也只多了0.12分,险胜{:soso_e110:}


作者: 萧江    时间: 2015-7-1 08:47
(, 下载次数: 122)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1 09:30
萧江 发表于 2015-7-1 08:47

谢老爷子关注!{: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方土    时间: 2015-7-1 10:40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5-7-1 07:55
薛家岗是安徽省内首支被确认的原始文化,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招标,国内不少专业博 ...


作者: 红山飞蝠    时间: 2015-7-1 23:02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5-7-1 07:55
薛家岗是安徽省内首支被确认的原始文化,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招标,国内不少专业博 ...

{:soso_e179:}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2 16:29
红山飞蝠 发表于 2015-7-1 23:02

飞蝠版好久不见啊!
问好!
{: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15-7-3 04:32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5-7-1 07:55
薛家岗是安徽省内首支被确认的原始文化,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招标,国内不少专业博 ...

(, 下载次数: 20)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3 07:58
phoenix 发表于 2015-7-3 04:32

问候凤凰兄!{: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红山玉人牛    时间: 2015-7-11 20:57
感谢上传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7-12 00:41
红山玉人牛 发表于 2015-7-11 20:57
感谢上传

谢关注!{:soso_e181:}

作者: 萧江    时间: 2015-9-23 08:54
(, 下载次数: 25)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2015-9-23 11:23
萧江 发表于 2015-9-23 08:54

老爷子中秋快乐!{:soso_e183:}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