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标题: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存在的体制障碍:(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4 21:27
标题: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存在的体制障碍:(转帖)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存在的体制障碍

            
      
在红山文化社会背景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人员扩大了研究素材的收集范围,并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其中辽宁铁岭,吉林白城/松原,黑龙江大庆/齐齐哈尔等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交界处,均有红山文化类型玉器(勾云形玉佩/玉鸱枭)的存在。这些流散在民间的红山文化玉器虽然没有明确的考古学地层关系,但它确确实实的出现了。这些吉黑地区出现的红山文化玉器资料,是出现在考古学划定的红山文化区域之外,这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
        另外,红山先民是以玉器为基准进行等级礼制的划分,以玉器为基准进行图腾制度的设定,以玉器为基准进行社会分工的设置,而不是以陶器为基准的;考古学则以陶器为基准,对红山/左家山/昂昂溪等文化进行区域的划分。陶器是红山先民锅碗瓢盆一类的饮食用具,而玉器具有“青铜时代鼎簋制度”一样的礼制功能,学者用陶器界定了红山文化的领地,却在无意当中割断并分裂了这个“以玉为礼”的部落领地。例如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出土的数件勾云形玉佩/玉鸱鸮,算是红山文化玉器?还是昂昂溪文化玉器?还是左家山文化玉器?为此我们曾经探讨过多次!碍于玉器与“考古学倚重陶器进行的领地划定“不相符合的现象,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事业,就不能仅仅的局限在红山文化领地之内进行研究,还需要走向遥远的吉林黑龙江地区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挖掘,让学术更加贴近真理。
         官方仅有300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可供研究材料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学术界遇到了瓶颈,久久未能突破。民间流散品不能用作学术研究,学者们也只能蜗居在数量十分有限的玉器当中,这是学术体制出现的障碍。如果打破不了这种体制格局,学术的前方就看不见真理。长此以往,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真谛和意义。





作者: 过山车    时间: 2014-8-24 21:48

作者: 留锈    时间: 2014-8-24 22:08
说得好,严重支持,现在的所谓学者只是会看书本,看300件写文章,实际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混饭吃的。
作者: 轻风拂荷    时间: 2014-8-24 22:40

作者: 红山扶犁    时间: 2014-8-25 07:44
支持此观点。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4-8-25 08:45
文章虽然很短,但相当精炼,提出了当前红山文化研究中突出的要害的瓶颈的问题:如何唯真求实,拓展视野。蜗居在研究院中的专家,应该向雷从文先生学习,走向民间,相关专家必须走出“三百件”的禁锢。而不能“划领地为牢”、“划三百件儿为牢”。如是,红山文化的研究就一定会走出瓶颈,打破僵局,出现尊重社会真实的人人称道的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 紫玉宝祥    时间: 2014-8-25 08:53


作者: 玉足    时间: 2014-8-25 11:27
顶一个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5 14:35
留锈 发表于 2014-8-24 22:08
说得好,严重支持,现在的所谓学者只是会看书本,看300件写文章,实际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混饭吃的。 ...

兄好!感谢光临!!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5 14:36
过山车 发表于 2014-8-24 21:48

过山车版主好!感谢光临指导!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5 14:37
红山扶犁 发表于 2014-8-25 07:44
支持此观点。

扶犁兄好!问安!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5 14:38
三肖居 发表于 2014-8-25 08:45
文章虽然很短,但相当精炼,提出了当前红山文化研究中突出的要害的瓶颈的问题:如何唯真求实,拓展 ...

感谢三肖居大版主的设置高亮!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4-8-25 18:34
向日葵方 发表于 2014-8-25 14:38
感谢三肖居大版主的设置高亮!

向日葵方友晚上好!如果注明文章的出处和时间会更好。

作者: 石庐晨咏    时间: 2014-8-27 11:46
中国的封迠思想根深蒂固,既便到了近现代它禁錮人们意识,阻碍发展,仍呈显铁索之强力!一把手是真理,贯穿了古今中国各部门,所有领域………
。。那真假是非曲直绝不是正确方说了祘,而是掌权者定夺!()看看新闻怪事,看记者名人言行都烙下了封迠印迹﹝﹞
。。祸国殃民大事巳罄竹难书、几许闲心尝烂石贵贱不分。

作者: 枫叶流丹    时间: 2014-8-28 17:49
用既定方法给红山文化设定固定的区域,同宣称汝瓷有多少件、元青花有多少件如出一辙。但是科学研究是向前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依我看,红山文化的研究探讨应考虑内蒙西部、甘肃、吉林、黑龙江和俄罗斯的外兴安岭。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8 22:27
枫叶流丹 发表于 2014-8-28 17:49
用既定方法给红山文化设定固定的区域,同宣称汝瓷有多少件、元青花有多少件如出一辙。但是科学研究是向前发 ...

好见解,值得推广,该让那些专家们好好听听看看。。。。!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8 22:28
三肖居 发表于 2014-8-25 18:34
向日葵方友晚上好!如果注明文章的出处和时间会更好。

问好!谢大版主提醒,以后会注意的。

作者: 向日葵方    时间: 2014-8-28 22:30
石庐晨咏 发表于 2014-8-27 11:46
中国的封迠思想根深蒂固,既便到了近现代它禁錮人们意识,阻碍发展,仍呈显铁索之强力!一把手是真理,贯穿 ...

感谢您的见解,说到了根上,中国什么方面都是这个问题。。。。!

作者: 三肖居    时间: 2014-8-29 09:30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4-8-29 09:32 编辑
向日葵方 发表于 2014-8-28 22:28
问好!谢大版主提醒,以后会注意的。

向日葵方友上午好!您能重新编辑一下,将该文出处及发表时间,标注明确吗?

作者: 才洪    时间: 2014-8-30 15:02
目前专家认定的红山文化的区域是今人按国家正规发掘初步确定的,这并不是代表红山文化区域的全部,随着考古的发现我相信红山文化的区域还会进一步扩大。




欢迎光临 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http://www.rn-hsw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